春耕春種對于奪取全年農業豐產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作出九個方面部署,第一項任務就是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然而,近年來,占用耕地建窯、建墳,未經批準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開礦、取土等行為,使土地種植條件屢屢遭到破壞……讓耕地變成其他性質用地的背后是耕地資源的大量流失。地為糧之本,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解決好十四億人口吃飯問題的根基,必須鉚足“拼”勁,牢牢守住耕地紅線。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脈,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懊穹枪炔皇?,谷非地不生?!秉h中央、國務院將“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確定為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這就需要地方政府切實增強耕地保護意識,提高法治觀念,落實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切實維護好農民的種糧利益,讓群眾真正成為保護耕地的踐行者,讓老百姓愿意住在農村、發展在農田、惠利在農業。
田,裝的是糧,裝的是民生社稷。必須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抓住糧食安全主動權,以不變應萬變。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十四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安全是經濟社會穩定的“壓艙石”,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耕地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各地政府要抵住占用耕地的“誘惑”,給耕地增加“護身符”,給用地擴展戴上“緊箍咒”,保數量、保質量、挖潛力、防風險,把有限的耕地資源用于糧食生產。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深挖徹查強占多占、非法出售等惡意占地行為背后的領導干部責任、腐敗和作風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亂占耕地違規建設行為。
耕地保護絕不能“紙上談兵”,必須“嚴”字當頭,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嚴”護糧食安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聚焦耕地保護政策落實、責任落實等,強化宣傳引導,切實發揮派駐監督的“探頭”作用,督促自然資源與規劃、鄉村振興等部門形成聯動機制,建立橫到邊、縱到底的土地執法監察網絡;要聚焦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強化政治監督,做好春耕物資供應、農資物品質量監管、涉農補助資金發放等工作,以鐵的紀律保障春耕如期有序開展,守住糧食安全的“生命線”,讓“米袋子”裝滿、“菜籃子”充實。(涇縣紀委監委 王雨祥)
請輸入驗證碼